百度统计和谷歌广告

华政师生“打卡式调研”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日,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唐京田等七名法学本科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建新的指导下,以“打卡式调研”的方式开启了一场“法治文化阵地探索之旅”。

项目的灵感源自市法宣办组织的“上海市法治文化品牌阵地评选”活动,其旨在通过树立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法治文化标杆阵地,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提升市民法治素养,增强城市法治软实力。这一举措激发了法学生们的浓厚兴趣与使命感。

于是,他们整装待发,踏上了穿梭于上海市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的旅途。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法治教育基地,到现代感十足、互动性强的法治文化体验馆;从深入社区的法治宣传栏,到融入日常生活的法治文化公园……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实地调研的身影和足迹。

图为调研团队在上海市禁毒教育科普馆实地调研。

调研团队将起点选在了松江区。他们沿途游览了法治文汇路,各类书本雕塑、花草牌、法治牛等标识烘托出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在每年的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期间,法治文汇路都会举办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在与松江区广富林司法所所长陈婕交流过程中,调研团队仿佛亲历了法治文汇路从只有200米的蹒跚起步到覆盖整个大学城区域的华丽蜕变。这不仅是一条道路的变迁史,更是法治文化在松江大学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见证。紧接着调研团队转赴方塔法治园,沉浸于“一壁一堂一廊一轩一馆”的独特布局中,每一处都散发着法治教育的独特魅力,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的高度契合。

图为调研团队在文汇路与司法所负责人访谈。

从开放阵地转移至场馆阵地,团队来到了位于静安区的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这是华东地区最早成立的禁毒教育场馆。目前,场馆已经引入VR、3D立体全息影像、电影、互动游戏等新形式,极大地吸引了青少年的兴趣,增强了普法宣传的效果。位于长宁区的愚园路法治文化街,因地制宜将法治元素巧妙地融入历史文化资源之中,通过上线歌曲mv、拍摄法治故事短片、制作“梧桐叶”、“阿基米德电台”相关的法治周边,成功吸引了众多青年的关注与参与,有效提升了公众的法治意识。

图为调研团队在愚园路实地调研所摄。

从线下阵地转移到线上阵地,团队来到了“北站议法空间”,这里是一个集合了多功能服务的站点,公众号“爱北站”定期发布普法类信息,有效扩大了普法教育的覆盖范围。此外,这里还精心构筑了代表委员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实体与虚拟桥梁,通过工作平台与网络平台的双重构建,实现了沟通的无缝对接,编织了一张覆盖广泛的“民意网”,致力于消除民意征询过程中的现实障碍,确保每一份声音都能被听见。

除上述地点外,团队还调研了浦东新区、黄浦区、普陀区、嘉定区等地的法治文化阵地,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交流,并随机采访了近100位受众的感受评价。经过“打卡式调研”,调研团队不仅亲历着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对法治文化阵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了解。他们关注阵地建设的创新点,分析其对于提升公众法治意识、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敏锐地捕捉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客观分析其原因。

调研团队坚持实践导向,将调查研究与建言献策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撰写了高质量调研报告,获得了市法宣办的关注,并受邀请参加座谈交流会。市法宣办认为调研成果为开展下一阶段的评估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此外,调研团队精心策划并设计了一系列涵盖徐汇区、闵行区、青浦区、松江区等地的法治文化阵地导览图。这些导览图不仅是一份详尽的地图指南,更是连接市民与游客,引导他们探索法治世界、感受法治魅力的桥梁。

图为调研团队与指导老师受邀参加市法宣办座谈会。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实践课,更是一次鲜活的思政课。调研团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治文化阵地对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法治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