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统计和谷歌广告

“战斗力”超凡!解密银行系旗舰投研体系如何炼成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和A股“三十而立”后的第一年,无论是制度环境、投资者结构、还是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片新气象,权益时代的新格局欣欣向荣。展望未来,在海外通胀预期、国内滞涨经济下行困扰的声音下,如何厘清投资脉络?核心资产能否保持长“牛”,市场风格又将如何演绎?

在纷繁复杂且深刻的变局之中,作为头部基金公司代表之一的工银瑞信基金凭借深厚内力,持续攻坚克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役”,始终不遗余力的为持有人创造更多回报。

回顾过往,自1998年萌芽破土至今,栉风沐雨,公募基金行业已走过20余年。随时间增长,公募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已从基金发行、规模大小扩展到“内功”的比拼。 

据了解,在具备坚持深入基本面研究、秉承长期价值投资等共同点的同时,目前头部基金公司投研体系的建设又各有特点。工银瑞信基金能在与头部基金公司短兵相接中脱颖而出,强悍的“软实力”功不可没。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工银瑞信基金形成了“行业基金为衔接,促进投研深度融合”的投研特色,并通过推动“投研提升工程”,加强投研互动,提升投研一体化水平。 

投研团队是投研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料显示,目前工银瑞信基金投研团队由资深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组成,投研人员约180人,投资人员平均拥有13年的从业经验,可谓兵强马壮。 

作为投研建设中重要的“隐蔽工程”,工银瑞信基金的投研决策体系别具一格,实行投委会领导下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负责制。 

在此背景下,工银瑞信基金公募规模不断壮大。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为7517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536亿元,行业排名前十;剔除货币与短期理财规模为4175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504亿元,依然居全市场前十。 

构建全覆盖投研体系 

投研体系,是公募基金公司 “软实力”的一大体现。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头部基金公司投研体系的建设各有特点,如采用“大平台、小团队”管理模式、垂直一体化投研、为不同投资方向成立专属投资决策委员会等。 

工银瑞信基金的投研决策体系,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 

据了解,工银瑞信基金实行投委会领导下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负责制,建立了规范的投资决策机制,实现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相结合。 

其中,投委会主要负责公司投资风险的识别与管理、投研团队考核体系的设定、投资经理的任免,且下设权益、固收、年金、社保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相关专业领域投资策略的研究制定。 

在此管理模式下,任何一个组合最终都有一个投委会成员负责,这意味着产品的业绩有保障、可持续。 

自成立以来,工银瑞信基金始终坚持“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并基于业务特点和投资团队成员能力综合评估分析,设立了15个能力中心和4大研究板块,构建了全覆盖的投研体系。 

另外,作为行业主题投资引领者,工银瑞信基金近年来以行业基金为衔接,持续促进投研深度融合,并形成了上游组、中游组、能源设备组、大消费组、医疗保健组、宏观策略组等小组,各研究团队经验丰富,每个团队由资深研究人员担任小组长,进行研究指导。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加强投研互动,工银瑞信基金持续推动“投研提升工程”,注重强化宏观与微观协同、投资与研究协同、固收与权益协同、公司与集团协同,并通过建制度、建机制,提升研究员的市场意识和投资参与度,进一步加强投研一体化建设。 

同时,为规范高效开展投资管理,工银瑞信基金建立了贯穿研究、投资管理、跟踪监管、归隐分析等在内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投研核心团队稳定性高 

众所周知,人才是基金行业核心竞争力,人才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基金产品和公司长期业绩的稳健程度。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工银瑞信基金年内基金经理团队稳定性在基金经理数量达50名以上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基金经理变动率显著低于行业整体水平。2019年、2020年,该公司员工离职率也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投研团队稳定性如此之强,究其原因,与工银瑞信基金对于人才的尊重及考核机制等方面密切相关。 

此外,自成立以来工银瑞信基金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人才充分尊重,并倡导“共创、共建、共享、协作、包容”的家园文化,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投研人员都得到充分认同和有效发展空间的同时,还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包容。 

在业绩考核方面,工银瑞信基金对基金经理以“超越基准为主,兼顾收益与排名”的标准进行考核。同时,该公司自2007年就引入长期考核机制,长短期业绩考核相结合并更注重长期业绩。 

在上述基础上,工银瑞信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才梯队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涵盖老中新三代的投研战队。 

成立以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聚集了黄安乐、何肖颉、王筱玲、鄢耀、王君正、游凛峰等一批绩优老将,在长期投资核心理念传承的过程中,赵蓓、谭冬寒、杜洋、单文、袁芳、张宇帆等一批中生代明星基金经理也相继崛起,且闫思倩、张剑峰、胡志利、王鹏、林梦、农冰立等一众新生代基金经理也正在成长。 

不容忽视的是,工银瑞信基金投研团队以自主培养为主,辅以外部引入。目前该公司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占投资团队的比例超50%,投资人员平均司龄6年以上,而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团队中,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占比更高,已超过90%,不少基金经理都是从研究员成长为投研骨干。 

这与工银瑞信基金清晰的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培养机制有关。据了解,工银瑞信基金搭建了金字塔式的业务与人才体系。通过业绩归因,识别优秀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同时针对契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主要行业前瞻性地发行行业基金。随着优秀行业基金经理的能力不断拓展,再逐步培养为主题基金和全市场基金经理,从而实现人才能力与业务的匹配。 

工银瑞信基金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全力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今年设立了专业序列和管理序列在内的不同职业发展路径,拓展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 

业绩突出持续优胜 

得益于投研体系的完善和投研团队的稳定,工银瑞信基金投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从业绩上来看,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工银瑞信权益基金收益率为11.65%,在权益类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且在非货基管理规模十大公司中亦居榜首。 

中长期业绩表现依旧亮眼。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工银瑞信基金近三年权益基金收益率达165.33%,在权益类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且在非货基管理规模十大公司中同样拔得头筹。该公司旗下有36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三年收益率翻倍,数量全行业排名第一。 

权益基金业绩表现不俗的同时,固收基金的业绩也是可圈可点。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工银瑞信旗下固收类基金近三年收益率为17.65%,较同期固收基金平均收益率的13.53%超4.12个百分点,在固收类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排名前五;近十年收益率高达111.51%,在固收类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排名前三。 

与此同时,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工银瑞信基金旗下所有固收产品近三年收益率均在7%以上,其中7只基金收益率超过2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